《菩提本无树,何处扬尘埃》全句:
无菩提树,无鼎镜。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是镜台。
明镜自净,尘埃何在!
无菩提树,无鼎镜。
什么地方都没有灰尘!
菩提只从心求,何必从外求妙?
听说按照这个惯例,西方只是目前!
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诗》。
翻译:
本来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
只要性是空的,怎么会是尘埃呢!
一切众生身是菩提树,众生心如明镜。
光亮的镜子已经很干净了,哪来的灰尘!
本来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
本来,四行皆空,何来尘埃!
菩提只从内心看,何必向外求玄妙呢?
如此修行,极乐世界指日可待!
笔记:
1、树:此指菩提树,译为“觉树”或“道树”。
2、明镜:通常比喻佛与众生之间的中保。
3.平台:指镜子所在的位置,可以作为客观存在。
4、佛性:由梵文和汉文翻译而来的名词,译为“觉性”、“如来性”。本指佛性,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的现实目标和理想境界。
5.波:佛教用语,指世间一切世事。按照僧人的观点,世间事物是不净的,所以叫做尘事。
6、玄:佛教用语,这里指神秘的佛教理想。
7.西方:佛教用语,指极乐世界,也就是净土所在的地方。
欣赏: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坛经》抄本。这首偈子在修行方法上与神秀有原则上的区别。以神秀的“聚无相”,取消了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反而成为了北宗的创始人。因神秀讲究“一直用毛笔清洁”,后人以“用毛笔清洁”为概念,将其命名为“渐修派”。然而惠能诗是对神秀偈的全盘否定,直接抓住了“见性成佛”的关键,故名《顿悟学》。笔者认为,“愚者”与“智者”、“善人”与“恶人”、“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只是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即刻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首偈子也是慧能应神秀《无相集》而作。目的是说明“镜子”或“自性”的纯净,这是佛教徒的主观状态,坚信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理想状态。这首偈子在敦煌《谈经》手稿中也有发现,但据郭鹏《谈经小诗》考证,显然是言文。特别是前两句,“身”和“心”的位置虽然颠倒了,但其实是在重复神秀的话,不能算是惠能的心意。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广为流传,并由《全唐世外编》增补。这首诗展示了顿悟的基础和解脱的正道。据郭鹏《坛经疏》考证,此颂是从《菩提伽陀》的第一颂发展而来的,关键在第三句。“佛性常清净”改为:一、无。“本来无”不是虚无,是指本心一真存在的本无染。“本无”同义。与“佛性常依郭鹏,这是一种误会:”《昙经》的作者,不仅不懂得“佛性”论,而且不懂“性空”论。大乘佛教所谓的“空”、“空”,就是“妄心”、“妄境”的概念;如果是对付“真心”、“真境”,那就不是“绝对无”。
《太正藏·坛经》中的第四偈,着重于修行的方法。他一再表示,在人间求真,唯求佛,是惠能教弟子即刻成佛的唯一途径。笔者认为,求佛者,只求自悟,不妄图示人,专注于一处,化难为易,自成其目的。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由来,在《坛经》四回至八回中有明确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召集众弟子,请大家作诗。慧能的偈针对的是神秀的《无相偈》。据《谈经》记载,惠能不识字,便请人先读了神秀的偈子,然后作了这首偈子。
关于作者:
惠能(638-713),字卢,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禅宗祖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佛教高僧之一。受黄梅五祖弘忍衣钵,传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谥号大鉴禅师。世界上有“谈经”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