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登三宝殿”出自哪? “三宝” 指的是什么?

吾爱学习 04-03 09:41

“无事不登三宝殿”出自哪? “三宝” 指的是什么?
“三宝”是佛教名词,指佛教徒尊敬供养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 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事不上门。 解释:“三宝殿”泛指一般的佛殿,除了祈祷、礼拜等有关的信仰活动,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入嬉戏,所以产生“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成语,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 “三宝”是佛教名词,指佛教徒尊敬供养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

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事不上门。
解释:“三宝殿”泛指一般的佛殿,除了祈祷、礼拜等有关的信仰活动,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入嬉戏,所以产生“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成语,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白娘子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去做什么?’”
 “三宝殿”源自佛教。“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chǎn)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僧侣“燕息”(睡觉)的禅房,也称僧寮。
供养佛像的佛殿,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由于佛、法、僧“三宝”是构成佛教的三个要素,所以“三宝殿”成为佛殿的代称。
  印度佛教的寺院,以佛塔为中心,围绕佛塔建造佛殿和僧房。汉地早期佛寺的平面布局,仿照印度佛教的样式,结合汉地沿中轴线布置主要建筑的传统,佛塔与佛殿并重,在佛塔后面建造佛殿。隋唐时代,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布局形式,设置中轴线,以佛殿为佛寺的主体建筑,形成了院落式的格局,佛塔常建造在佛寺旁边,另成“塔院”。
  在汉地佛教信徒的心目中,“三宝殿”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不能随意出出入入。成语“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

“三宝殿”也是通常说的中国三大殿,为北京故宫"太和殿"、山东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和泰山岱庙里的"天贶殿"。太和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比天贶殿晚了411年。大成殿建成无考,有史记载是宋天禧五年(1021年)大修时,移今址。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比天贶殿晚12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