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在古代,古人的书写方法和我们今天人大相径庭,我们是从左往右,古人是从右往左,我们是一排排书写,而他们是一行行刻字。但是,最让我们头疼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文言文中没有标点符号,所以,经常会因为断句问题出现一些理解歧义,甚至,闹出大笑话。
其实不然,从汉朝开始就发明了“句读”,其所起作用和我们的标点符号类似,形式相对简单但需要专门的学习。
“句读”以“语气绝为句, 半绝为读”,意思就是以语气断绝的地方为“句”,语气未断绝之处为“逗”。所以古人十分注重培养断句的能力。《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意思就是学生入学一年就要考察断句的能力,借此考验其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正确。老师教授“句读”时教导学生用红笔标注(“可圈可点”也源于此),待技巧熟练之后,就可通读文章不用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