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由来以及发展历史

吾爱学习 10-03 17:04

                                                                                                                                                          汉语拼音的由来以及发展历史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现代标准汉语标音的方案,为现代标准汉语罗马拼音的国际标准规范。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1]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全面使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海外,特别是常用现代标准汉语的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唐人街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台湾自2008年开始,中文译音使用原则也采用汉语拼音[2],但部分地名、道路名称和护照姓名仍采用威妥玛拼音、邮政式拼音、国语罗马字、国音二式抑或通用拼音[3]。
 
     汉语拼音系统是在1950年代由包括周有光在内的一群中国语言学家基于早期汉字拉丁化的基础开发的。汉语拼音同时是将汉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范方式,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
 
     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本国际标准解释了中国的官方语言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的罗马化原则,由国务院于 1956-02-06 颁布的《普通话推广方针》中定义。本国际标准可用于书目、目录、索引、地名列表等的文件编制。”[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无论是ISO国际标准还是中国大陆法律规范,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写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