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水烧开后,必须继续煮沸3分钟,才能去除自来水中的氯化物。
真相:自来水一旦沸腾,确实应该继续沸腾,但不用等3分钟,一两分钟就可以了。因为自来水在处理过程中会进行氯化消毒,所以要煮沸后再小火燃烧,帮助余氯挥发。自来水本身含有有机物,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形成钙物质,但钙本身不会随水蒸气漂浮,而是一直留在水中。水中钙的沉淀。
误区二:千沸水是指在炉子上隔夜或长时间煮沸的水,以及电热水器反复煮沸的水。由于这类水反复煮沸,会增加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造成身体缺氧。严重者会导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真相:反复加热不会对水质本身造成任何危害,只能起到加热、杀菌、杀菌的作用,不会影响水质。至于所谓亚硝酸盐致癌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和味道与食盐相似,广泛用于工业和建筑,也允许在肉制品中限量用作着色剂。因为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概率较高,所以国家对亚硝酸盐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控制。
亚硝酸盐虽然致癌,但水中的亚硝酸盐并不容易致癌。通常,人体单次摄入亚硝酸盐的量为每公斤体重02毫克。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10mg/L。如果你一次喝的水不超过10升,那就要小心了。
误区三:一杯水的最长寿命为16小时,过夜水中的细菌总数高于生自来水。
真相:水温在80度以上是绝对安全的。因为80度以上的温度有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当水温降到60度以下时,水生环境非常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但是要多久才会变质,变得不宜食用呢?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因为它也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